以前剛考上大學

想好好加強英文

結果發現坊間補習班除了地球村或者一般補英文會話的以外,主要就是托福雅思考試等英文了

不像高中有排好的英文課

以前從來沒有去過補習班

一時之間不知道該選哪個

後來覺得個性上還是要有目標比較有前進的方向和動力

也比較看得到進步的幅度

所以想說去報雅思或托福好了

結果查課程的時候,從網路以及問學長姐的意見

大部份的意見是“才大一,不需要上這個”,”等到你要申請國外念書或研究所再去念就好了“

當時就被說服了

其實

現在想想

有時候做事情

應該想的是”自己想變成什麼樣的人“

而不是”別人說你應該要怎麼樣“,或者”大部份人都是在這什麼階段才做什麼所以自己也跟著做“

大部份人到大三開始準備研究所出國

所以跟著走

因為大家都出國,所以自己似乎也要出國,但實際上根本不知道為什麼出國,只是為了出國而出國

並不是說這樣對或錯

對於完全沒有方向的人,或許在跟著群體的過程中跟著得到該有的技能

只是,我覺得現在大部份人欠缺的是自己的想法

而且很容易跟著群體而跟著這樣過

但是群體真的是對的嗎?

的確,跟著大家比較有種安心感、被認同感或者群體感

但是我覺得重心還是在“自己想要自己變怎麼樣的人”

當初也是想說:啊~大家都這樣那我不需要這樣

熟不知大三大四功課很重

根本不想再去多背那些有的沒有的

之後大五有更多的東西要弄

反而就拖過去了

(而且當初英文最強大的時期就是剛考上大學的時候啊........)

現在覺得

要想清楚自己要做什麼,如果自己想做什麼,想增強自己的能力的事情,就去做!

別人的意見聽聽就好

想加強英文,別人的意見只要吸收推薦的方法,教材,補習班

至於說太早或者不需要這樣學的,就不用聽進去了

(大一一點都不早!如果想要交換學生或者到國外唸書,越早準備越好,因為根本無法掌握要花多長的時間達到自己的目標)

還有,做事不要太在意投資報酬率

以前因為興趣去學電腦程式電腦繪圖

結果很多同學不斷去問老師,學這個能找到什麼工作,收入多少

似乎如果沒有收入的效益又不值得學

但,這樣的學習會快樂嗎?

 

 

最近對”人生沒有用不到的經歷“更有感觸

有時候做的事情未必現在可以得到什麼確切的結果

但是在做的過程、遇到的人、還有不斷進步的自己

在未來常常會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發揮

最重要的是立下目標

希望自己變成什麼樣的人,具備怎麼樣的能力

當目標立下之後,就可以設定大概多久要完成

很快就會發現很多事情要開始做了

其實時間真的很寶貴!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恰恰默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